關於創新,西安所面臨的驕傲與困惑
“京東”三大基地落戶西安,陜西省委南投監視器專賣店常委、西安市委書記王永康每月29號與創業者的面對面,中國西部科技創新港……2017年,西安在這條提升綜合創新能力的跑道上奮起發力,不斷增強自身“內力”以期科技創新的強勁推動力支撐起西安經濟大發展。
今天,坊姐就跟大傢聊聊西安綜合創新能力的現實基礎和未來發展。
“資優生”的驕傲與苦惱
日前,人民智庫通過大數據對北京、上海、深圳、西安……等19個城市的綜合創新能力進行瞭對比。研究顯示,西安的綜合創新能力位列第11位,略低於平均分。在大數據的洪流迎面而來的今天,我們看看這份數據呈現給我們的西安綜合創新能力的基礎如何。
數據來源於:人民智庫
天資穎異:科研資源雄厚
“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臺,起於累土;千裡之行,始於足下。”科研基礎是城市綜合創新能力的基石。
2017年12月,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2017年院士增選工作已經結束,共新增院士162人。陜西省共有6人當選,至此,陜西省共有兩院院士67人,其中,中國工程院院士42人,中國科學院院士25人。
西安交通大學的俞茂宏教授通過半個世紀的潛心研究,破解瞭基礎力學理論領域的世界性難題;中國科學院西安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科研員米磊研發出瞭血管成像儀,他從科研投身科技成果轉化,成瞭業界大咖。由米磊參與創辦的中科院西安光機所“中科創星”科技孵化器,也成為科技創業者們爭相追逐的創業天堂。
“神舟”飛天、“嫦娥”探月、“蛟龍”潛海……這些國之重器的驚艷亮相都離不開陜西科技的強力支持;“陜西制造”多次亮相閱兵式。據統計,西安有100多傢軍工單位,航空、航天、電子、兵器、雷達等領域具有國內一流甚至世界領先的生產研制水平。
陜西省統計局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西安共有63所普通高等院校,在校生83.1萬、20個國傢重點實驗室,擁有“科教大省”、“科技重鎮”等眾多頭銜。在這裡,有我國第一傢航空高技術產業基地——西安閻良國傢航空高技術產業基地;我國首批批準的國傢級高新區——西安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西安教育資源豐富,科技實力雄厚,科技人才密度居全國前列,這是西安值得驕傲的“天資”。
產學研結合度不足 軍民融合需推進
2016年,西安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對高校院所科技活動經費支出2223萬元,同比下降60.8%,這暴露出瞭西安在產學研結合方面力度不足。
“要建立產學研相結合機制。通過改革搭建合作平臺,破除體制機制障礙,促進大學、科研院所和軍工企業聯手,提高創新成果就地轉化率,做大做強高新技術產業這個萬億級大產業。”這是西安市委書記王永康在政協西安市第十四屆委員會第一次會議上的發言。
西安擁有豐富的教育資源,雄厚的科技實力,但“大院裡”的科研對接不上車間裡的生產,研發到生產各自在封閉的循環中運行,科技與經濟分割的問題始終存在。
“自知者明,自勝者強”。2017年8月在中共西安市第十三屆委員會第三次會議上,陜西省委常委、西安市委書記王永康對西安的發展提出“十問”。其中一條是“為什麼西安軍工資源優勢全國第二,還承擔瞭國傢軍民融合的試點任務,但軍轉民、民參軍發展不夠、產業不大,軍工優勢轉化為經濟發展優勢不足?”
西安作為航天動力之鄉和兵器工業重鎮,軍工資源優勢明顯,涵蓋瞭航空、航天、兵器、船舶、核技術和電子等六大軍工行業。但軍工優勢轉化為經濟發展優勢仍不足,“上承國傢意志,下惠百姓生活”的軍民融合發展之路仍需探索。
“沉疴用猛藥台中監視器攝影機”,這是西安的自我問診,也為西安未來強化創新生態體系提供瞭一劑猛藥。
厚積薄發:創新持續力強勁
十九大報告中提到,創新是引領發展的彰化監視器第一動力,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戰略支撐。
據統計,“十二五”期間,西安科技成果轉化持續加速,全市技術交易額連續五年實現每年百億元以上增長,連續五年居於全國副省級城市首位;在“十二五”末台中監視器廠商推薦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達14.5%,居於全國前列,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瞭58.7%,這高出目前全國55%的平均水平。
數據來源於:人民智庫
2016年西安被國傢列入系統推進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區以來,西安市走出瞭一條具有西安特色的創新驅動發展新路徑。
歷久彌堅的西安決心
2017年2月26日,中國西部科技創新港建設現場推進會在西咸新區灃西新城舉行,這個集科研板塊、教育板塊、轉孵化板塊和綜合服務配套板塊為一體的項目,以打造世界一流的中國西部科技研究中心,創新人才的培養中心,科技成果的轉化中心為目標。
2017年5月22日,西安航天基地與京東集團簽訂瞭京東全球物流總部、京東無人系統產業中心、京東雲運營中心合作協議。西安雄厚的科研資源是吸引京東落戶的重要因素之一。
2017年8月19日,西安市政府和阿裡巴巴集團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阿裡雲將同西安交大共建大數據學院,面向“一帶一路”培養高端人才。西安市還和螞蟻金服簽署合作協議,宣佈共同推進西安“移動智慧城市”建設,推動“互聯網+政務”智慧升級,在交通、商業、民生、政務和信用等領域開展全面合作。
2017年8月20日,2017首屆世界西商大會在西安拉開帷幕,西安向全世界表明瞭發展經濟、助力創新、引智留才打造大西安的決心和信心。
據不完全統計,2017年王永康親自參加的創新創業活動10餘次。同時在王永康的主導之下,西安還出臺瞭《“創業西安”行動計劃(2017-2021)》《西安市支持創業的十條措施》《西安市推進“5552”眾創載體建設實施方案》等一系列關於創新創新的政策措施,同時還在經開、高新、曲江等開發區興辦瞭極具有地標符號的創業咖啡街區或創業大街。
……
如今,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把西安作為創業的熱土,馬雲、柳傳志、朱敏等一批創新創業的英雄、教父、導師都在西安加大瞭投資力度。
君子藏器於身,待時而動。這一年,奔跑著的大西安,將創新深深融入瞭城市發展的DNA裡。
唯改革者進 唯創新者強
人民智庫研究數據顯示,在6000餘份調查問卷中,87%的受訪者認為當前政府的創新能力已超出或達到預期。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公眾認為政府創新還應做到改善自身的協調能力、整合能力及調控能力。
同時,過半受訪者認為,要提升政府創新能力應該將社會治理重心放在基層,加強人才隊伍建設,註重改進社會治理方式,創新社會治理體制。
期待,是願景也應成為未來提升政府創新能力的對策。這或許也能夠為西安的創新能力提升提瞭個醒。
尺有所短,寸有所長。取長補短,相得益彰。
全面推進創新改革,統籌科技資源改革,是國傢對西安雄厚科技資源基礎的一種肯定,但同時西安在全面創新之路上也存在著一定的問題。
“梅花優於香,桃花優於色”。取長補短,我們或許可以從國內外的多個案例中尋找到為大西安綜合創新能力提升的“錦上添花”之筆。
深圳市政府副秘書長王剛說,近年來深圳始終堅持把創新作為城市發展的主導戰略,促進產學研協同創新,努力構建多個要素聯動、多種主體協同的綜合創新生態體系,走出瞭一條具有深圳特色的市場化創新之路。在這條道路上,政府引導良好的創新環境,企業作為創新主體成為瞭深圳創新生態體系強大生命力的根本。最終形成瞭完善的上下遊產業鏈,可以迅速將創新產業化,保障瞭創新的低成本和高效率。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創新能力的提升離不開大量的財政投入。20世紀上半期,美國用國傢實驗室制度解決瞭科研投入的問題。“國傢實驗室”制度有力地推動瞭科技創新。政府每年大量的投入除瞭確保科研人員心無旁騖的科學研究以外,還可以打破交叉學科的研究壁壘。
創新是科學技術的發展,是社會治理的進步,“人”是核心。近年來,北京不斷創新群眾參與社會治理創新。於是,“朝陽群眾”“西城大媽”“海淀網友”“豐臺勸導隊”等一批群眾參與的特色品牌建立瞭起來,將群眾參與機制發揮出瞭絕對的亮點。
國運興衰,系於創新。於西安而言,這一年在創新方面的投入有目共睹,在產學研的結合、軍民融合的探索上都取得瞭長足的發展。但作為全國8個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區域之一,西安仍需繼續推動綜合創新,全面深化改革,加強創新體質改革,打通全面創新改革的通道,讓一切創新源泉充分湧流。
掃描二台中監視器材批發維碼關註人民日報社陜西分社公眾號208坊
9075C54FE5075EB1
留言列表